瀏覽數: 發布時間:2025-07-03 12:07
7月,正值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。在崇左市龍州縣上金鄉新旺村,村民們正搶抓農時,在一片新拓的土地上補種甘蔗。這片曾經因內澇頻發而長期撂荒的澇洼地,剛剛完成了為期兩年的土地綜合整治,實現了“重生”。
從“澇洼地”變“沃土”,轉變的發生源于鐵路建設中不起眼的棄土棄渣。
上金鄉新旺村位于南憑高鐵崇憑段建設沿線?!拌F路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渣,如何消納這些棄土棄渣,守護沿線的生態環境,必須探索出一條兼具生態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新路?!睆V西南崇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協調部工程師吳漢淇說。
據測算,南憑高鐵崇憑段站前3標龍州段施工時產生約57萬立方米棄土棄渣。但原規劃棄土場因地質復雜等原因無法啟用,而標段施工范圍穿越國家級花山自然保護區,無法再重新設置棄土場。一時間,棄土棄渣的處置成為了崇憑段施工的一大難題。
此時,上金鄉新旺村的140余畝“澇洼地”,讓項目團隊看到了“破局之鑰”——將鐵路施工產生的棄土變為填平洼地的“新土”。
經過多方努力,上金鄉新旺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于2023年6月正式獲得立項批復。
土地整治期間,廣西南崇鐵路有限責任公司、中鐵上海局CPZQ3標以“生態優先、循環利用”為核心理念,將棄土棄渣科學分揀、分類處理:針對含石量高的渣土,經破碎篩分后作為路基填筑材料,土質較好的棄土,則通過添加有機肥、生物菌劑等方式進行土壤改良,使其重新煥發生機;針對土壤貧瘠、灌溉不暢等問題,創新采用“分層回填”技術,先鋪設60厘米厚犁底層穩固地基,再覆蓋30厘米優質表土。
同時,構建“梯形田埂+機耕路+排灌溝渠”立體配套體系,實現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連”的標準化農田布局,使土地道路通達率達100%、灌溉保證率超85%,農田水利配套率提升至90%以上。通過系統性整治,土地效益得到提高,生態環境質量也顯著改善。
今年6月,經過兩年的整治后,新旺村的澇洼地全部完成土壤改良,變身“沃土”。
南憑高鐵崇憑段項目將棄土處置與土地整治相結合的創新實踐,守護了花山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本底,也激活了邊疆土地的發展潛力,成為國企勇擔社會責任、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見證。(記者宋瑤、通訊員王洋)
來源:廣西日報